夜の梅 Plum Blossoms at Night

夜の梅 Plum Blossoms at Night

鈴木春信 Suzuki Harunobu 
1724-1770 年

手摺木版画 woodblock print 
高見沢木版社 1976年製作
越前生漉き奉書紙
36x25cm


這張美人畫描繪了一個如夢似幻的場景:一位美麗的仕女提起行燈,在黑夜中照映著白色的梅花以及自己的臉龐。傳說淺草觀音寺的笠森茶水屋,有位女子名為阿仙,美貌之名傳遍整個江戶城。鈴木春信為她創作了大量作品:「宮詣美人」、「阿仙的私奔」,以及這件「夜の梅」。春信用了黑夜作為背景,來對比畫中阿仙的服裝和姿態,以及白梅的淡雅氣質。是少數會將如此大篇幅的黑色放進浮世繪作品裡的畫家。除了對阿仙穿著的振袖精心設計了配色和紋樣,摺師也透過「空摺」的手法來表現振袖的皺褶感和立體感。春信藉由筆下阿仙的神情、姿態和服裝細節等,讓我們對於畫中的故事有了無限的想像,也體現江戶時代的女性之美。

鈴木春信早年在京都學藝,創造了多色印刷版畫,因為很像美麗的織錦,也稱為錦繪。據說錦繪也曾受到明清拱花印法的啟發,在拓印時往往壓出一種浮雕式的印痕。春信在短短五六年之內創作了20多本插圖書和600幅木刻版畫,其中也包含了大量的美人畫。他所畫的那些手足纖巧,體態輕盈的仕女,都有著一種淡雅秀氣之美。而那與世無爭般沒有表情的面部描寫,也是春信作品的特徵之一。 春信的繪畫,有著錦繪初期蒼白柔和的色彩運用,他將和歌、俳句、文學以及當代的風土民情都放進作品裡,作品因而散發著一種抒情的風韻及以詩的意境。

-

◾ 
笠森 お仙

鈴木春信的浮世繪繆斯
-淺草觀音寺笠森稻荷「鍵屋」笠森 お仙。



笠森 お仙(1751-1827)在江戶谷中笠森稲荷門前的水茶屋「鍵屋」工作,是當時的人氣看板娘。與浅草寺的柳屋お藤以及二十軒茶屋的蔦屋およし合稱「明和三美」。

阿仙十七歲時,因為成為當時風靡江戶的繪師-鈴木春信的畫中繆思,而受到了整個江戶城的關注。春信一反當時流行的華麗美人畫畫風,描繪一位素顏,穿著簡單和服,純真無邪的,在茶屋工作的女子。

當時美人畫的主角通常都是遊廓的歌舞伎,那不是人人都消費得起的地方。但茶水屋的阿仙,就只是城裡的一間店舖裡的素人店員,這使得江戶的男人們趨之若鶩地前往「鍵屋」一睹芳容,這樣的情景造就了江戶時代的偶像現象,甚至開始出版阿仙的美人畫、手巾、絵草紙等周邊商品。可以說沒有阿仙就沒有「春信式美人」的誕生。春信也為她創作了大量作品:〈宮詣美人〉、〈夜の梅〉等。

明和
72月,阿仙突然失踪,坊間傳言甚多。後來才證實,是阿仙與御庭番的倉地政之助戀愛,但因兩人家世懸殊,故與其私奔,結婚後過著幸福的生活,直到77歲去世。而春信卻於阿仙私奔當年的6月,突然去世,這之間很難評斷是否有因果關係。


◾ 見立繪

是江戶時代日本繪師廣泛採用的一種繪畫構思概念。藝術家以相似性為媒介,喚起聯想並將對象物拆解的手法。將自身的經驗、思維進行聯想與類推後,使用藝術表現將真正的核心部分轉化,並賦予與原本對象物的實際功能、風格等完全迥異的意象,創作出全新的腳色、意涵和概念的藝術創作手法。「見立」手法的應用非常的廣泛,除了繪畫以外,花道、庭園、歌舞伎乃至俳句等等的各類藝術領域作品裡面,都可以看的到「見立」手法的應用。


浮世繪版畫的世界裡,顯著地將「見立」納入繪畫思維裡,而被納入「見立」手法的畫即稱做為「見立繪」。隨著大眾社會的發展,教育的普及下,讓一般大眾階級的鑑賞者也開始能接受並欣賞「見立繪」,並盛行於大眾社會中。「見立繪」的表現方式,有時以畫的主題,或有時以民俗的故事或流行趣事等等成為畫中的核心部分,鑑賞者在觀賞「見立繪」之際,會因為核心部分的細膩的表現,繼而擴大、延伸想像並藉以此來獲得樂趣。

◾ 鈴木春信

鈴木春信早年在京都學藝,創造了多色印刷版畫,因為很像美麗的織錦,也稱為錦繪。據說錦繪也曾受到明清拱花印法的啟發,在拓印時往往壓出一種浮雕式的印痕。春信在短短五六年之內創作了20多本插圖書和600幅木刻版畫,其中也包含了大量的美人畫。他所畫的那些手足纖巧,體態輕盈的仕女,都有著一種淡雅秀氣之美。而那與世無爭般沒有表情的面部描寫,也是春信作品的特徵之一。 春信的繪畫,有著錦繪初期蒼白柔和的色彩運用,他將和歌、俳句、文學以及當代的風土民情都放進作品裡,作品因而散發著一種抒情的風韻及以詩的意境。

返回網誌